《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》作為醫學院的綜合醫學學術理論刊物,創刊于1979年3月,1987年起獲廣西新聞出版局批準向國內外公開發行,1999年1月改為雙月刊,編輯出版刊物前后已有38年的歷史,出版發行已逾177期。從1996年起,全國有三十幾個省、市(含4個中央直轄市)、自治區都有作者給《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》投稿,每年收稿數量約為1500篇,最高達2300篇。稿源比較充足。因而所刊登的文稿超出了學院的范圍,成為一份跨院界、省(區)界的刊物。歷年來,學報文章被多個國內外檢索刊物、數據庫收錄:全國報刊索引;中文科技資料目錄(醫藥衛生)中國生物學文摘;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;外向型文獻數據庫英文版(CSTA);中國高等院校英文摘要磁帶數據庫(CUJA);中國學術期刊(光盤版)、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,中國科技期刊評價數據庫源期刊;萬方數據-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;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(CMCC);Ulrich's Periodicals Directory;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(SWIC);中國藥學文摘(CPA);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文電子期刊服務(CEPS)數據庫等。
《右江醫學》雜志創刊于1972年,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主管、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主辦、右江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,國內外公開征稿和發行的中-高級學術期刊,雙月刊,A4開本;ISSN 1003-1383,CN 45-1126/R, 郵發代號48-193。本刊已被“中國期刊網”、“萬方數據庫”、“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”、“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”、“龍源期刊網”等收錄,曾榮獲《CAJ-CD規范》執行優秀期刊,其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逐年上升。《右江醫學》主要報道中國醫學領域基礎和臨床科研、醫療、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術方法,促進學術交流和發展。內容包括與醫學相關的基礎醫學、臨床醫學、口腔醫學、臨床藥學、中醫中藥學、生物醫學工程學等各方面的創新性研究論著、研究快報、新技術新成果、述評和綜述等學術性論文。本刊自創刊以來,堅持“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”的辦刊方針,竭誠為廣大作者、讀者服務。